安慶市作為近現代安徽省會,是安徽近代教育發源地,教育底蘊豐厚,基礎教育長期走在全省前列。一是有一定辦學規模。全市現有學校1536所,其中高校6所,普高68所,初中233所,小學554所,幼兒園632所,中職學校35所,特教學校8所。中小學(幼兒園)在校生645049人,教職工53960人。二是有一批百年名校。現有安慶金年会金字招牌诚信至上、安慶二中、桐城中學、太湖中學、懷甯中學等一批百年名校,構建了安慶基礎教育的堅實基礎。2018年以來,高考本科錄取率均保持在51%以上,高出全省8-10個百分點;其中,2020年高考全市共有38名學子被清華北大錄取,人數位居全省第二位,萬人比位居全省第一位。三是有一批優質教師。擁有40名正高教師,100多名特級教師,85名教師獲國家級、省級表彰,25名教師獲江淮名師系列表彰,現有骨幹教師5502人,占比13.98%。近年來,在援疆援藏、疫情防控、抗洪搶險、脫貧攻堅、文明創建等戰線上,教師沖鋒在前、勇于擔當。四是有一批優秀人才。安慶教育無論是建國前、建國初期,還是改革開放後,都為國家培育了大量人才,一直走在全省前列。如陳獨秀、許繼慎,為黨的建立、新中國的誕生做出過重要貢獻;如趙樸初、黃鎮,将畢生精力奉獻給祖國和人民;如鄧稼先、慈雲桂,積極探索、敢為人先,推動中國走在時代和世界的前列。五是有鮮明辦學特色。義務教育階段“零擇校”被中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秘書組推介;自2013年起建設全省唯一的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區,成功承辦第二屆“長三角基于大數據的區域教育評價變革”論壇;積極推進基礎教育集團化辦學、教師縣管校聘和“無校籍”管理,職教集團進入實體化運作。
安慶市體育系統銳意進取、務實創新,先後獲評“體育強市建設示範市”“創建體育強市達标先進單位”榮譽稱号,市教育體育局榮獲“全國體育系統先進單位”榮譽稱号,體育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。設施建設力度持續加大。借省運會東風,狠抓場館建設,投入超過30億元,新建、改擴建體育場館60萬平方米,一舉實現縣縣有場館的目标,全面完成市級公共體育設施“五個一”建設,體 育基礎設施“一步跨十年”,體育場館數量、質量躍居全省前列。在市區建成“三大中心”,即市體育中心、全民健身中心、水上運動中心。大力推進縣域公共體育設施“五個一”建設,各縣(市)公共體育場和中、小全民健身活動中心擁有率分别達到60%、50%。推進“萬千百”農村體育和“511”城市體育行動計劃,累計建設超過1600個項目,實現農體工程全覆蓋。全民健身長度持續拓寬。出台《安慶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(2016—2021年)》。建成市級協會30個,會員總數超過2萬人,培養社會體育指導員8652人,實現國民體質監視中心(站)縣域全覆蓋。常态化參加全省全民健身運動會等賽事。每年一度舉辦市民運動會。太湖、望江獲全國門球、柔力球之鄉的美譽。競技體育高度持續提高。成功舉辦省十三運、省六殘運、第七屆民運會等綜合性運動會,省運會參賽成績位居全省第二,這是安慶市首次舉辦全省大型綜合性運動會,也是安慶市競技體育創造的曆史最好成績。市遊泳水上運動中心成功創建“省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單項基地”。推進“青少年體育塔基工程”,長期在訓運動員1500餘人。現有69所校園足球特色學校、28所體育傳統(特色)項目學校。産業發展維度持續拓展。堅持規模化、市場化、品牌化“三化同步”。以申洲針織、安鑫體育、潛山永大為代表的體育用品制造業,以嶽西天峽、彩虹瀑布、巨石山為代表的體育休閑産業,發展勢頭迅猛。全市現有124家體育企業,3家省級體育産業基地,體育産業規模全省第二。太湖全國公開水域遊泳比賽、桐城“健康安徽”環江淮萬人騎行大賽、天柱山國際山地越野挑戰賽等辦成品牌賽事。體育改革深度持續加大。與江蘇南通愛瑪會公司合作,對市體育中心等五大體育場館實行委托運營管理,省委辦公廳《安徽信息》刊登“安慶市采取委托運營增強公共體育服務有效供給”。制定《安慶市體育中心和全民健身中心運營管理考核辦法》,探索運動代金消費卡抵用現金辦法,拓展場館使用功能和使用效率,承接了汽車展覽交易會、建材展、家電展等大規模活動。